四川启动“互联网+社区”行动计划 ,明年计划建成77个智慧社区
日前 ,民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 、省委政法委 、经济和信息化厅 、住房城乡建设厅 、商务厅 、省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印发了《“互联网+社区”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 。
据了解 ,民政厅结合实施“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三年行动计划” ,每年支持一批社区开展“智慧科技型”社区试点 ,已遴选46个社区 ,取得了初步成效 。各市(州) 、县(市 、区)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。截至目前 ,全省智慧社区已经建成54个 、在建56个 ,2022年计划建设77个 。
坚持需求导向 ,突出五项任务
《行动计划》提出 ,到2025年 ,以智慧党建 、政务 、自治 、教育 、健康 、养老 、商业等场景营造为重点 ,基本实现大数据 、云计算 、5G 、区块链 、物联网 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耦合应用 ,建成一批智慧科技型社区 ,推进完整社区创建 ,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。
据四川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,实施“互联网+社区”行动计划 ,主要是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产品进入社区治理 ,智慧社区 ,既是社会治理需要 ,也是前景诱人 、生机蓬勃的朝阳产业 。同时推动社区减负 ,社区承担了许多繁杂事务 ,仅报表填报方面就牵扯了大量精力 ,还存在着重复 、多头填报等问题 。基于此 ,民政厅对推进“互联网+社区”和建设智慧社区进行了研究谋划 ,制定了《“互联网+社区”行动计划》 。
智慧社区是一项头绪多 、涉及面宽的系统工程 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了五项任务 。即加强统筹谋划 ,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,前瞻性考虑“互联网+社区”发展需要 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,优化宽带信息网络建设 ,加强电缆 、管线 、摄像头 、机房等设施建设 ,提升社区“最后一公里”网络供给能力 。加快技术运用和产品研发 ,推动人工智能 、大数据 、5G 、区块链等与社区治理及服务深度融合 ,支持引导可穿戴设备 、虚拟现实 、智能感知等在社区推广应用 。加强综合平台开发集成 ,根据治理需要和居民要求对智慧社区管理平台进行动态提升 。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与共享 ,建立数据分层分级安全保护机制 。
构建十大场景 ,注重循序渐进
针对一些智慧社区平台功能偏少 、场景单一 、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 ,《行动计划》把握智慧治理趋势 ,顺应人民期待 ,综合考虑政府 、社会 、居民需要 ,提出重点营造智慧党建 、智慧政务 、智慧自治 、智慧教育 、智慧健康 、智慧养老 、智慧商业 、智慧低碳 、智慧创业和智慧平安场景等“十大智慧场景” ,为各地打造形态多样 、亲民利民的智慧场景提供方向指引 。
智慧社区的启动建设和演进迭代是一个持续 、动态 、长期的过程 。对此 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 ,各地的智慧社区建设要坚持总体规划 、分步实施 、分类推进 。基础条件好的地方 ,可以以县(市 、区)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 ,统筹综合平台开发 、数据中心建设 、智慧场景打造 、业态生态构建 、数据共享与安全等 ,并选取若干个治理单元进行先期建设;其他有基础的地方要以智慧场景营造为重点 ,选取1—2个乡镇(街道)或社区进行先期建设 ,着力营造2—5个智慧场景 ,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