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区该如何重生?“互联网+景区”才是发展王道!
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经说过:“当旅行遇见了互联网 ,原本波澜不惊的生活开始了滔滔不绝的巨变” 。这句话确实不假 ,随着互联网的风靡 ,旅游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,尤其是在线旅游市场的普及 ,更是将旅游业推到了顶峰 ,然而就在在线旅游业竞争高度激烈的时刻 ,新的旅游概念“智慧景区”开始崛起 。
那么 ,当前景区存在哪些问题?在这种情况下 ,应该如何借助互联网推行智慧景区?
第一点 ,国内将近3万家景区 ,普遍存在基础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。比如在购票方面 ,很多旅游景区还在实行窗口购票的情况 ,游客过去只能排队购票 ,时间耗费极大 。除了购票外 ,人工检票也存在很大问题 ,在旅游旺季 ,不仅浪费了游客的时间 ,景区还需配备大量人员来维护秩序 ,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。
对于这种问题 ,景区应该尽快采取“互联网购票”的方式 ,将购票这个环节从“线下”移到“线上” ,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在官方微信公众号 、景区口自助购票机等平台实现自助购票 。同时景区也可以在入口处安排闸机 ,游客自主扫码过闸机 ,一人仅耗费3秒钟 ,这样做不仅大大缩减了游客的时间 ,还为景区节省了用人成本 。
第二方面 ,智慧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。随着旅游行业竞争的加强 ,各种智慧旅游产品不断涌现 ,然而各个平台内容十分单一 ,且没有明显差异 。对此 ,景区要做的就是完善客户数据 ,打造景区差异化产品 ,避免同质化产品造成游客审美疲劳 ,只有在智慧旅游产品上具有明显差异化的特色 ,才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到物有所值 。
第三方面 ,大部分景区的信息服务平台都不完善 ,导致游客在进行游玩时 ,不能第一时间了解整个景区的部署 ,时间安排不合理 ,游玩不尽兴 。同时 ,因为信息不完善 ,游客的诉求 、求助信息也不能第一时间解决 。
在这种情况下 ,借助互联网打造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。当今 ,外出旅游多以年轻人为主 ,而年轻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愿意在互联网上与多方互动交流 ,因此 ,景区信息服务平台不仅仅要具备简单的景区地图和交通路线 ,还要给游客留出旅游分享的模块 ,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集到游客的满意与不满意 ,精准营销 。
景区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景区营销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,在这个平台上 ,景区除了可以安排智能购票系统 、投诉意见渠道 、分享交流模块外 ,还可以插入整个景区的手绘地图 ,将景区整个的规模 、环境 、地貌以及景点清晰地展示出来 ,使得整个平台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,不但能吸引游客 ,还有可能吸引到投资商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