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》发布 ,智慧乡村建设旅游如何做?
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:民族要复兴 ,乡村必振兴 。要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。
过去多年 ,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 、技术 、人才 、管理等资源优势 ,踊跃参与精准扶贫 ,为我国脱贫攻坚战的重大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。在未来的乡村振兴过程中 ,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仍将举足轻重 。乡村振兴会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阵地 ,会成为CSR(企业社会责任)的下一个风口 。
为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,记录和传播企业参与脱贫攻坚/乡村振兴的不凡历程 ,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乡村振兴研究院和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中心共同编撰 、出品《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(2021)》 。
白皮书分为前言 、正文 、结束语 、附录 ,共3万余字 。正文分为“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”“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”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”“为人类减贫探索新的路径”“携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等五个部分 。可以说 ,这部白皮书是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的重要史料和文献 。
一是历史性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。经过8年艰苦奋斗 ,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,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,12.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,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解决 ,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。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上 ,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,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 、百年夙愿得以实现 。
二是脱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。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,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 ,翻了一番多 ,年均增长11.6% 。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全面实现 ,脱贫群众吃穿不愁 ,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实现动态清零 ,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、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 ,“看病难 、看病贵”问题有效解决 ,790万户 、2568万脱贫人口告别泥草房 ,住上安全房 ,低保 、特困救助供养 、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 。特殊困难群体福利水平持续提高 ,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 。
三是脱贫地区落后面貌根本改变 。生活生产设施明显改善 ,多年遇到的像行路难 、吃水难 、用电难 、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。这期间加拿大28在线预测|加拿大28开奖历史查询|加拿大2.8结果查询开奖走势结果新改建公路110万公里 ,新增铁路里程3.5万公里 ,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 、通了客车 、通了邮路 ,新增和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029万亩 ,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 ,脱贫村通光纤和4G比例都超过了98% 。脱贫地区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3% ,特别是新疆 、甘肃等长期干旱缺水地区告别了苦咸水 、涝坝水 ,老百姓都喝上了清洁水 、安全水 。每个脱贫县都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 ,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 、带贫面广的主导产业 ,全链条提升了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,为下一步乡村产业振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。
四是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。脱贫攻坚不但在物质上硕果累累 ,在精神上也取得丰硕成果 ,唤醒了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,提振了自强不息 、勤劳致富 、创业争先的精气神 。主人翁意识显著提升 ,脱贫致富的热情高涨 ,户户都找到致富门路 ,村村也建有致富产业 ,形成了你追我赶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。同时他们的现代观念不断增强 ,市场意识 、科技意识 、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 ,信心更强 、脑子更活 、心气更足 。在社会风气方面 ,孝亲敬老 、邻里和睦 、婚事新办 、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广泛弘扬 ,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为脱贫群众的新追求 。
五是脱贫地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。精准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充实一线工作力量 ,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抓党建促脱贫中得到锻造 ,党群干群融为一体 ,广大群众听党话 、感党恩 、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。村民自治更加有效 ,坚持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办 ,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。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提升 ,现在平均每个村都超过12万元 ,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显著增强 。脱贫地区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,治理更具活力 ,形成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气象 。